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報導攝影》系列:〈戰時消除文盲識字活動教育〉

日治時代,有權參與地方政治事務的民眾很多是文盲,常為不識字而放棄參與政治(投票),為此各地方會有很多關於成人基礎識字講習的課程,希望藉由此方法來提升地方政治參與度。 藉由照片,只見百姓們圍著長木桌坐四分之三圈,即使有些人打赤腳沒穿鞋子,也還是來到此處,嘗試保持端正的坐姿,人人手上一本小簿子輔助學習用,腦中想著必定要為未來的自己爭取更多大好人生。仔細觀察,會發現學生的組成不受年齡與性別所限制,男女皆可奮發向上,識字無分老少。 這幅〈戰時消除文盲識字活動教育〉作品,牆上高懸兩行大字「八紘一宇、臣道實踐」,「八紘一宇」是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國家格言,日本政府宣傳部門的解釋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而個人則要實踐「臣道」,效忠國家。整體而言屬於皇民化運動與國民精神總動員的一環。 即使背後政府高層的真實立意已遠不可考,但在眾多學堂裡授課的教師眼中,必定少不了傳授知識解惑,提升整體人民智識的熱血精神,教師面向人群,眼神犀利,正在確認底下學生是否有了解當天所傳授的課程內容。右側可能是長官,戴著圓眼鏡、身穿西裝、梳著整齊的油頭,站著巡堂檢視臺下的學習狀況。 背後高掛的日章旗,究竟是為文明帶來希望的旭日還是灼燒百姓的烈日,相信會有許多不同的觀點。 鄧博仁-「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陳耿彬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