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現實‧極光‧邊緣》系列59-1987高雄

出生於1970年代以前的台灣人,對傳統布袋戲和古早童玩抽紙籤應不陌生。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是民間傳統偶戲的一種,一般認為始於清道光、咸豐年間,由福建漳、泉兩州與廣東潮州傳自台灣,早先是為了慶典酬神搭建戲棚的「野台」,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轉變為以布景裝飾的「內台」,並成為民間通俗的娛樂戲種。尤其在老三台電視開播以後,布袋戲的普及率更高,例如1970-1973年締造輝煌收視率的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即是當時家喻戶曉的電視布袋戲。 自1981年文建會成立和公布〈文化資產保存法〉起,許多民間文化開始受到重視,布袋戲也獲得政府部門的補助與輔導,俾使文化薪傳得以延續。 民國76年的高雄某夜市,仍可見攤販以布袋戲偶維生,數十尊戲偶,每一尊都不同,尺寸亦有大小之別,攤商採五元或十元抽當紙的經營方式,來賺取這一晚的生計。 呂筱渝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葉清芳
  • 日期
    年代: 1987~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