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微塵聖像:日光之下

此肖像人物傳諭舊約《聖經》〈傳道書〉(Ecclesiastes),全書探討對人生的體驗、觀察,思索生命的意義等,總意以勸誡人在日光之下敬畏上帝,謹守誡命作為當盡的本分。從凡事虛空的人生、不能擺脫死亡作為生命的結局,到享受上帝賜予的勞碌,在其中被精煉。而「傳道書」字義即「召集人」,或譯為「教師」或「傳道人」,書中反覆出現「虛空」與「捕風」二詞,警醒人類切莫捕風捉影追求虛空的萬務;「日光之下」一詞,則指我們感觀觸及的經驗世界,是現世的人生,而不是永世。 〈日光之下〉出自《微塵聖像》,馮君藍在畫面背景牆上布置一面古掛鐘,象徵〈傳道書〉第三章第1至11節傳道者對「定期」、「定時」這命題的論述,列出14種事物的兩極狀態:生與死、栽種與拔出、殺戮與醫治等等,然這些事物都有其出現與消失的時間(或說定數),「整個現象世界,都出自於一位終極實在的造物主的信念」(註1),人在當中學習,在現世人生中認識哪些事是我們可以掌握,又哪些事是我們無法掌控、轉變、參透的,並求主讓我們懂得分辨這二者。馮君藍安排教友扮演面容表情有點徬徨又有所期盼,臉龐篩映葉脈網狀的光影,仿如訴說「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甚麼事呢?」(註2)勸迷惘的世人把握受造世界生命時間有限的日子。 (註1)引自馮君藍,《光照微塵》,大塊文化,2016,頁147。 (註2)引自《聖經》〈傳道書〉第6章第12節。 姜麗華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馮君藍
  • 日期
    年代: 200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