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互為肢體:起雲者 1

《互為肢體》系列〈起雲者 1〉影像中,馮君藍神格化與擬人化同一雙手,安排人物的右手手心托捧著一朵象徵自然幻化的雲彩(實際上是一團木棉花棉絮),左手張開手心亦朝上,以示對大自然應有的尊重態度。這雙手表徵創造及攝理宇宙天地的上帝之手,同時象徵被賦予自然園丁職責的人類之手,而那朵棉絮/雲彩隱喻變換消長中的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具有一體兩面的本質:神奇奧妙與脆弱易逝,如果人類不懂得珍惜甚而破壞摧毀自然生態的平衡,對整個受造世界,將是災難和毁滅性的結果。(註1) 馮君藍的《互為肢體》系列以一種「隱晦和極端緩慢的方式啟示著上帝的臨在,」(註2)從人類歷史的演變中,感悟上帝是超自然的存有,從天地之始,神造宇宙穹蒼及人類;從空虛到實有、混沌到秩序。馮君藍援引〈哥林多前書〉第12章使徒保羅的「肢體論」(肢體此詞共出現17次),闡述人類無法離群索居,如同肢體與身體是不可分的,神把肢體一一安排在身體上,人的肢體部位雖多,身體卻只有一個,「若一個肢體受苦,別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註3)馮君藍藉由〈起雲者 1〉講述上帝與人類以及大自然的關係,表喻人類不能各自為政,應遵守神授予自然園丁的天職,不分彼此戮力齊心愛大自然、善待萬物。 (註1)部分內容參考馮君藍創作自述。 (註2)馮君藍,出自《界:臺灣當代攝影》,臺北:田園,2020,頁75。 (註3)〈哥林多前書〉第12章第26節。 姜麗華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馮君藍
  • 日期
    年代: 201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