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賽德克靜觀系列》:〈廬山〉

在這張作品當中。從畫面的隔網以及簡陋大型的遊樂器材,可以猜出地點或許是在放學後的校園,或者是下課的短暫時間。這些約莫是四年級、五年級的男學生們正努力的展現他們的活力以及釋放不完的精力。男孩們開心的面向鏡頭的另外一邊彷彿正在與鏡頭外的人對話。攝影家以一種仰視的視點拍攝下攀附在鐵桿上的男孩們,照片的顯影方式使灰階畫面的明度與層次降低,背景的天空因而顯得陰鬱。從孩童們穿著的厚重衣物可以發現拍攝的時間應該是在秋冬季節,攝影家的鏡頭語言所充滿的憂鬱也彷彿映射在畫面上,這些童年影像將隨著記憶的遺忘消散,如同約翰•柏格(John Berger,1926-2017)《影像的閱讀》所提及的:「照相機拯救了不保存起來就會被磨滅的外貌,將它們不變地保留下來。」 蕭伊伶-「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清儀
  • 日期
    年代: 2001~20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