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泰雅少年肖像

李旺秀(1910-1985),出生於南庄,十八歲在新竹市學畫像、攝影,日治時期在南庄開設秀映寫真館,光復後改名玉光照相館,他將技藝傳授給長子李湞吉,李湞吉生於1941年,約在高中時期就能掌鏡,並嫻熟暗房作業和手工上色,但由於照相館收入有限,在退伍後二十四歲時進入南庄初中任職,下班和休假則一邊協助父親經營相館業務。 這位國小即將畢業的少年,來自南庄東河村的泰雅部落鹿湖,在拍證件照時,李湞吉透過觀景窗,覺得他濃眉大眼,舉手投足很機伶,充滿青春朝氣,於是另外拍攝這幅用主側兩燈描寫臉部的藝術肖像,少年穿著學生制服來,略顯稚器,李湞吉請他穿上自己的皮夾克,開敞的立領能增添一點成熟帥氣。 相片放大後貼在門口,引起國中老師的注意,老師盯著少年郎的相片說,這小朋友太調皮了,「鬼精仔樣」,這是用客語形容鬼靈精。李湞吉回應他說,就是因為調皮帥氣,拍起來才有味道,以後更值得回憶。 早年的鄉間照相館,除了婚喪喜慶,最大宗的生意就是學生畢業照和證件大頭照,李湞吉常在拍完正式照片之後,央請他覺得輪廓或五官比較特別的被攝者,重新拍攝肖像,洗出後除了會送給他們,也貼在門口當招牌;累積一段時間後恍然發現,這些肖像大多是賽夏族或泰雅族的原住民朋友,這個加拍的習慣,無意中為南庄原住民,留下大量的藝術肖像紀錄。至於客家鄉親,李湞吉在戶外拍攝時,有較多勞動身影的紀錄。 古少騏—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湞吉
  • 日期
    年代: 1968~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