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父親李旺秀肖像

李旺秀(1910-1985),出生於南庄,南庄公學校畢業後,在雜貨店當了三年多的伙計,18歲在新竹市學畫像、攝影,之後以此為業,23歲時與苗栗三灣女子張德妹訂婚,26歲結婚,同去嘉義生活,一年後(1936)回南庄定居,並開設秀映寫真館。 日治時期照相館生意有限,除了少量棚內肖像拍攝,李旺秀主要業務是家族的婚喪喜慶紀念照,南庄幅員遼闊,很多地方要跋山涉水,幸好業主通常會派人來幫忙背東西,並順便帶路。 民國45年之前李旺秀沒有燈具,他的「寫真場」,客語稱「寫場」的地方,即今所謂攝影棚,是利用家裡木屋一隅,將一面側牆和一小塊屋頂改成毛玻璃,製造兩個不同方向的光線,這些自然光源可以變成頂光、正面主光或側面光,再利用布幔控制光線的入光量,加上白色反射板,這些設計使他的人物肖像看起來非常柔和自然生動。而照片經過顯影定影後需要漂洗,他總是叫小孩或是妻子拿去河邊或小溝,利用自然流動的清水將藥劑完全漂洗乾淨。李旺秀拍攝和後製都注重很多細節,因此他的照片光線柔美,不容易褪色,保存年限高。 李旺秀四個孩子在光復前陸續出生,他卻在光復後因為參與共黨讀書會被捲入白色恐怖,在山區逃亡兩年,期間家庭艱辛可想而知,幸有妻子努力操持,以及岳家鼎力扶助。1951年自首投案後,百廢待舉,重新展開照相館業務,特地到頭份林照相館,商借宜人京班的當家花旦李純蓮的照片當店面招牌廣告,並讓長女秋孌、長子湞吉兩個孩子陸續熟悉拍攝、暗房等工作,變成好幫手。 這張照片即是長子李湞吉(1941年生),在民國54年,以蛇腹相機為父親李旺秀所攝肖像。李旺秀是南庄第一位本地攝影師,秀映照相館是南庄第一間照相館,稱他是南庄攝影先鋒,是毫無疑誤的。 古少騏—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畫面為一位中年男子的半身肖像,他處在深色背景前面,身體與臉部皆正面面對鏡頭。然而他的眼神卻看像畫面右側的遠方,嘴角也微微的往上揚,使得其臉部看起來微微往畫面右側轉去。男子的頭髮梳得相當高且整齊、並蓄著短短的鬍子,並穿著質地較軟的襯衫,顯得較為隨意。強烈的光源從畫面左側照射在男子身上,使得他的左臉處於陰影當中。 林千郁—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湞吉
  • 日期
    年代: 1965~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