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水沒10: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魚塭(三)

楊順發曾言《臺灣水沒》是「臺灣水墨」的諧音,也與「臺灣美嗎」的台語發音相似,雖然他拍攝的是水患之中泡水的房子,反映人為對土地過度的開發利用,造成這些臺灣西南海岸土地逐漸流失、地層下陷甚至汙染的種種生態環境問題,然而他想用更唯美的形式去表現這場人為的災難。此張照片他利用現場拍攝的一百多張照片,在電腦上慢慢地一張一張的仔細接合,特地用低反差的色彩製造輕柔的效果,遠方水平線分不清楚是堤防還是道路的中景中,佇立著被水淹沒的紅磚小屋與廢棄塭寮,前景是稀疏並立的枯枝搭配著橢圓形畫框的隱喻,一張宛如象徵空遠、幽靜的中國水墨畫油然而生,對比於紀實攝影中強調的面對社會的真實,這些風景已不是真實的災難再現,而是具有詩意的攝影家想像,目的在於突顯攝影家所認為的這些人為與天災破壞之下的「淒美感」。 關秀惠—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楊順發
  • 日期
    年代: 201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