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好茶紀實攝影06:91歲Pianiu碧雅紐(刺繡)

民國八十年五月,第一次到舊好茶(Kucapungane 古茶布安),透過魯凱史官奧威尼(Auvinny)的解說,開始魯凱族影像紀錄與文字記錄。舊好茶是西魯凱族的發源地,舊好茶老人口述相傳六百年以上的歷史神話、傳統文化、生活習俗,也是很古老的部落。民國六十七年,舊好茶遷村新好茶。民國八十年,新好茶有一百一十戶人家,當中有兩位百歲人瑞,以及十五位超過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魯凱老人,蘊藏著豐富生存智慧、生命經驗與大自然生存的方法、與強韌生命力。老人的凋零,是一本魯凱歷史活字典的消失。魯凱影像記錄過程,生命一直與時間賽跑。攝影是透視生命的窗,影像中發現自己,那是一種生命的反射。魯凱影像紀錄的過程,像生命走在斷崖的稜線,遇到颱風大雨的時候,生命不要跌到斷崖的谷底,在隙縫的遠處,總能看到晨曦的光芒。魯凱影像記錄過程,激發生命潛能與靈感,找到生命的源頭,找到生命的尊嚴與生存的最高價值與生存的自信。跨過第二十七個豐年祭,長期魯凱影像紀錄與文字記錄,從一個人、一個家、一個部落,而至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傳統文化……,呈現好茶部落的變遷與歷史縮影,為部落留下見證與紀錄(王有邦創作自述)。出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 該攝影呈現出Pianiu刺繡工作進行時的形態。Pianiu側身坐在屋簷前廊,垂首,呈傳統的半盤坐,頭頂以棉質頭巾纏綁,頭髮與頭巾流蘇相互纏繞,臉上戴著厚重的粗框眼鏡,眼鏡低垂緊倚著鼻梁,一手持著針線的一頭,一手則以拇指壓按著織布的欲縫處,上有十字花樣紋路。魯凱族傳統的房屋格局有別於現代式的房屋格局,然而房屋格局無法改變既有的生活形態,新好茶家門口的屋簷前廊,則成為遷村後,女性日常工作的場所,許多工作都在此進行。 劉星佑-「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有邦
  • 日期
    年代: 199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