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漁郎〉

從1960年代初期開始到1990年代後期,屏東的漁港碼頭和漁村就一直是劉安明經常拍攝的主題,東港即是他長期造訪紀錄的地方。這幅作品捕捉五名在漁船上的漁工,三名蹲坐在甲板上,一名在船艙的入口處看向鏡頭,他們捲曲的姿態顯示船上空間的促狹,直幅的的構圖更加壓縮了空間在視覺上的感受。甲板上雜亂散置的繩索,以及簡陋的設備討海人工作的辛勞可見一斑。 畫面中主要的人物以隨性輕鬆的姿態,一手扶著船艙入口的頂部站著,一手插在長褲的口袋裡,禦寒防風的頭包巾從頭頂繞到下巴,緊緊的包裹著他的頭部,他斜著眼望向鏡頭,好似才剛發現攝影師的存在,呈現的是一種立即感與近距離的親密視角,雖然中央的人物是站直的,但船身在畫面中卻是傾斜,劉安明似乎是站在船上,不假思索地如反射動作般的按下快門,這種隨性、立即感仰賴的是攝影家的經驗與直覺,而營造出的是一種如同街拍一般、貼近真實的影像,一但被攝者因為發現攝影家的意圖便會改變了原本的姿態,而失去了沒有攝影家介入的真實。取材於現實情境的寫實攝影,如何思考「介入」與「再現」之間的弔詭關係,是一個值得思辨的議題。 魏竹君-「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安明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