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魯凱青年〉

屏東原住民生活的樣貌是劉安明的紀實攝影捕捉的主題之一。在1960年代,最主要的系列是拍攝內埔鄉、鹽埔鄉交界地帶的隘寮墾區,在他的攝影作品中,原住民的形象並不是以傳統文化圖騰或服飾來界定,而是呈現族群生活的當下樣貌,例如課餘時光,穿著學校制服在隘寮墾區溪埔上一邊放牛吃草,一邊嬉笑遊戲的原住民孩童,上學、養牛和移居平地墾區等都都反映了1960年代屏東原住民生活不斷變動的樣態,有別於日治時期人類學調查為建構「類型民族群」知識系統,特別凸顯體型、五官、傳統服飾等的原住民族群影像,因此劉安明的原住民紀實攝影可以說是對於文化的「本真性」提出質疑,再現文化的變異性,去思考「他者」樣貌的當代意涵。 這幅作品題為〈魯凱青年〉,1984年拍攝於高雄多納部落,承襲劉安明1960年代拍攝原住民的取向,除了標題外,影像中並沒有包含任何可以辨識的魯凱族文化圖騰或是元素,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現代的魯凱年輕男子,他右腳著地,左腳屈膝大在一個較高的物件上,右手叉腰,左手拿著某樣東西叼在嘴裡,眼神炯炯深邃,凝視著左前方,濃密微捲的黑髮更增添人物整體桀驁不遜中帶著生命力的美感,而剛好青年男子的衣服上正印著「BEAUTIFUL」的英文字樣,像是替這張人物肖像下了一個簡潔而有力的註解。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安明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