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劉安明作品130

1960年代的台灣,稻農每戶田地面積不大,田間小路曲折,整個生產的過程必須仰賴人力與水牛,零碎化的稻米生產,是農村機械化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從稻米的搬運就可略知一二,如這幅作品所拍攝的俗稱「鐵牛哥」的稻米搬運工,一次扛一包,以肩背負重,還要穩健地踏上窄窄斜靠在卡車上的獨木板,將一袋袋的稻穀搬上載運的卡車。一包裝滿麻布袋的稻穀約50公斤,在扛上肩時還需要兩名幫手協助,「鐵牛哥」側身蹲低,兩名幫手將布袋抬上「鐵牛哥」的肩頭上,「鐵牛哥」再順勢扭腰轉身,以力借力將麻布袋駝上背。 劉安明的取景以「鐵牛哥」為最主要的焦點,直幅構圖,捨去場景脈絡聚焦在人物動作的描繪上,抓緊「鐵牛哥」腳踏獨木板的瞬間,並將卡車排除在影像外,更加放大了搬運工作的驚險氛圍。在遠處有兩名農婦,分別彎腰與蹲下再整理已經收割的農地,他們在畫面上位置剛好被框在「鐵牛哥」的臉與大腿間,讓觀者不會錯過他們與「鐵牛哥」間身形大小的對比,也點出了傳統農家勞動的多元化與性別分工。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安明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