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夜收〉

這幅作品所拍攝的是在夜晚時,一男一女兩名菜農蹲在菜圃裡,專注的採收蔬菜的場景。唯一的光源即在菜農上方的日光燈管,使得影像的明暗對比顯著,在燈光照映下蔬菜上部的明亮處,可見一片片菜葉的輪廓,而在作物的根部則是沒有紋理的漆黑一片。 劉安明,1928年出生於屏東海豐,家族源自萬巒鄉五溝水客家宗族,祖父母移居以閩南人為主的海豐。與攝影的淵源,始於1943年小學畢業後「本多寫真館」做老闆本多先生的學徒。成年後,在1950年代,他進入大哥的相館工作,自學攝影技術,加上相館的實務經驗,劉安明很快就成為可以讀當一面位客人拍攝個人照的攝影師,成為業界炙手可熱的肖像攝影師。在1955年,他在屏東市中心開設了自己的相館,取名為「真藝」,期許自己能達成理想中「真實」與「純真」的攝影理念。1957年,劉安明從商業攝影進入鄉土人文寫實攝影的路途。1960和1970年代,正值臺灣社會與經濟產業的轉變期,現代化與工業化帶來傳統農村生活的快速變化,劉安明的攝影為臺灣留下珍貴的時代生活景象。 魏竹君-「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安明
  • 日期
    年代: 1997~199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