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看布袋戲〉

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等民間戲曲技藝,是臺灣廟會慶典表演酬謝神明主要的方式,這些露天的野台戲也是農村娛樂的主要形式,時常吸引大批的圍觀群眾,這幅作品呈現布袋戲戲台下滿滿的觀眾的景象,便可窺見廟會野台戲受一般大眾歡迎和融入常民生活的程度。攝影家在構圖的安排上充分的表現出群眾不分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看戲活絡的農村生活景象。直式的構圖可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最上層是戲棚,戲台上的佈景與右手邊的寫著「調味品」等字樣的廣告布條並置,對比出日常生活與廟會戲曲中的不同時空,野台戲短暫的轉換了尋常的公共生活空間與日常作息。畫面的中間,也就是戲台正下方是剛放學的孩子們,有的甚至還背著書包,從他們緊貼著戲台、專注地仰頭張望舞台中央的姿態可以推測台上演出劇碼十分精彩,最右邊的孩子目不轉睛,著迷到甚至忘我的把手放在嘴吧裡,與他對比的是左二背對戲台的孩子,他望向群眾,在集體活動中的獨立性複雜化了看戲群眾的心理狀態,也讓觀者意識到自己「觀看」照片的動作。最下層所佔的畫面最大,也涵蓋了各式各樣的人,抱著幼兒的媽媽、戴斗笠的農人、白髮的老人、抽菸的男人等等,展現農村群眾的多樣性。 魏竹君-「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安明
  • 日期
    年代: 1962~196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