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韓文公像〉

這件作品拍攝的地點是位於屏東內埔鄉,內埔擁有臺灣唯一的「昌黎祠」,所供奉的主神是韓文公,即韓愈,每逢考季,全臺的許多莘莘學子,皆會遠道而來祭拜韓文公,希望學徒能受到祂的庇護而順遂。 韓愈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唐憲宗時因故被貶為潮州刺史,因為關心民瘼、提倡儒教、延師興學,被尊為「嶺南師表」。內埔地區的客家人祖先大多來自中國嶺南,便修建了昌黎祠紀念祂,並在韓愈生日陰曆九月初九舉辦一年一度的祭典盛會,傳承客家文化的勤學尊禮等價值。道光年間,為效法韓愈推動文教的精神,聘請名師駐詞講學,鳳山縣的進士與舉人多出自六堆地區,昌黎祠在學風的推廣上攻不可沒。日治時期昌黎祠增做為鳳山國語傳習所內埔分教場,一直是地方上重要的漢文學習中心,在皇民化政策下,昌黎祠的教學與信仰受到壓迫,為了保存建築,有識之士以權宜之計請出家尼師入駐管理,而轉變成佛教靜修的寺廟,直至1987年才在恢復文教的功能。 〈韓文公像〉中可以若隱若現看到韓文公的神像,模糊失焦的前景,讓畫面帶有一分神秘感,也因此與許多紀錄宮廟建築、壁畫與神像的紀實攝影不同,劉安明的這件作品,並不在於呈現被攝物韓文公神像的藝術價值或美感,而在於表現祂給予攝影家內心的感受,也就是把攝影創作本身視為藝術的一種形式。 魏竹君-「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安明
  • 日期
    年代: 1977~197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