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蔗田裡酣睡的嬰兒〉

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型態仍以農業為主,糖業繼續為臺灣賺進大量外匯,加上冬季甘蔗採收季節,短時間內必須投入大量勞力,當部分男性進入高溫高熱的製糖廠勞動時,家中的女性成員則成蔗園重要的生力軍。砍蔗勞務需要力與耐力,因此五、六O年代蔗園田裡的女性身影,便成為臺灣南部農村中常見的風景。 本幅作品中,何慧光則並未聚焦於蔗田中的女性工作者,她們穿梭蔗園的身影僅佔畫面右上方一角,作為整幅作品的遠景。他刻意選擇將蓋著棉被的嬰孩置於前景與焦點所在,藉此道出寒冷的冬季時節,母親需下田勞動卻無法托育,因此即使幼童尚在襁褓期間,仍必須帶到勞動現場的狀況,也呈現出因蔗葉砍落而開闊有風的田裡,母親心繫孩子,為其裹上厚重棉被與打傘,自己卻在無有遮蔽物的遠端做粗重工作的前後對照。 陳亭聿-國家攝影文化中心108年度典藏品詮釋資料撰研工作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何慧光
  • 日期
    年代: 1960~196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