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系列2

蘭嶼自日治時期開始,就被日本學者鳥居龍藏視為人類學的保留地。1969年(或1970年),余如季為臺視拍攝、製作新聞專題報導來到了蘭嶼。當時蘭嶼並無碼頭,外地人要到蘭嶼,船隻靠岸只能靠漲潮時搶灘上岸。 此幀照片中的達悟族女子為平時打扮,斜繫手織方巾配上短裙,在腰腹之間繫有一條腰布,和男子一樣赤腳,頭戴木製八角頭盔,手織衣物以白底,黑、藍相間的色彩為主。 如果在盛裝時則佩掛銀、黃銅或螺殼製的耳飾,瑪瑙或玻璃珠做成的頸飾,瑪瑙的胸飾及手環、腳環等。 照片中達悟族女子面對鏡頭相當大方,亦配戴有瑪瑙胸飾,顯現其社會地位。背景還可見原野和丘陵,尚未破壞與開發的蘭嶼純樸風貌。余如季對生態攝影與人類學、生物學保留地,例如非洲大陸、非洲加拉巴哥群島、南極、北極一向充滿濃厚的興趣。此次利用臺視新聞專題報導的機會,拍攝許多達悟族家屋、男女傳統服飾、生活方式等風土人情記錄。 王靜儀-108年度典藏品詮釋資料委託撰研工作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余如季
  • 日期
    年代: 1960~196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