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快門時機系列:台中公園

明治33年(1900年)日殖民政府公佈「臺中市區改正計劃」,臺中公園原位於今臺中火車站位置,至明治36年(1903)決議遷至炮臺山現址,並將北門(坎孚門)之城樓(明遠樓)遷建至園中,之後又增建物產陳列館、臺中神社、後藤新平像、池亭等建築,但除了池亭及北門城樓外,現都已拆除。1908年,為迎接來臺主持臺灣縱貫線鐵路開通典禮的閑院宮載仁親王,興建「御休憩所」湖中池亭,並修繕臺中火車站經新盛橋通往臺中公園的沿線道路。原為池亭的「湖心亭」於1999年4月17日列為市定古蹟。 臺中公園湖心亭向來是臺中市地標,每逢假日遊人如織,也是情侶的最佳去處。 照片中炎熱的夏日午后,孩童恣情地游泳玩水,一解酷暑,一旁的初中生(右1佩戴當時初中生的童軍草帽)划著槳,其中一位生怕戲水孩童撞翻了船,緊張的抓著船板,不時往後看,後方的母女檔三人則悠閒地划著船,不時望著這端嬉鬧的孩子們,童趣、遊客的興緻與湖心亭相輝映,構圖也兼顧前、中、後景的配置。 王靜儀-108年度典藏品詮釋資料委託撰研工作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余如季
  • 日期
    年代: 1963~196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