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快門時機》系列:〈台中車站苦力〉

余如季為紀實攝影家的代表,由於許多重大慶典或外賓來訪都在臺中火車站舉行,除紀錄重大活動外,余如季更擅於捕捉在火車站周遭工作的販夫走卒身影,見證庶民文化。豐原為日治時期八仙山林場的重要據點,設有官營的製材所,民營的木材加工業者亦不少,日治時期即有不少木材機械工廠,大部分集中在豐原。圖中的木材係由東勢八仙山林場運至豐原,再運輸至台中火車站,此處即臺中火車站後方的木材集中處。 臺中火車站在1950、60年代被稱為臺中停車場,南投一帶學生要到臺中一中上學,會先搭乘臺糖的五分小火車,俗稱「中南線」,係由南投、草屯,再經霧峰到臺中後火車站的路線。1953年,鐵路局利用舊鐵軌做樑,舊枕木鋪設橋面,建成照片中的天橋,連接前站到後站的復興路,提供學生從後站步行至前站。後火車站也是貨運車站,東勢、豐原一代的木材運送至此,是重要木材集中地。除木材外,也運送生活所需物資,除了現在臺中火車站旁的20號倉庫,舊時在南京路、建國路上有許多鐵路倉庫,存放物資。 王靜儀-108年度典藏品詮釋資料委託撰研工作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余如季
  • 日期
    年代: 1966~196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