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29

臺灣在民國四、五十年代每年都有數百個小兒麻痺症案例發生,讓許多家庭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攝影家邱德雲拍攝這件作品,畫面中坐在輪椅上的小女孩,她的雙腳,大小不一樣,腳板下垂萎縮,似乎是一位小兒麻痺患者。這件作品整體呈現暗色調,只有薄弱的夕陽餘暉打在她們身後,並前方拉出長長的黑影,逆光下仍可看到媽媽和阿嬤臉色沈重,愁容滿面,小女孩看到鏡頭也露出驚恐神色。她們背著陽光而走,彷彿要走進更深更長的黑暗中。 許多小兒麻痹症患者病發時,對家庭而言簡直是晴天霹靂,媽媽著急的帶著孩子四處拜廟或求偏方,只是,事與願違。而生病的孩子,特別是少女,正值最愛漂亮、最愛打扮的花樣年華,病患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她們把家人準備好的輪椅推倒,把拐杖甩到牆角,終日以淚洗面,並要求媽媽不要出門工作、姊姊不要上學,要她們全心全意的在家照顧她。即便出門,也是頭低低的不敢看人,而後再回到學校,也經常遭受同學們的言語和肢體欺負!(當時仍未有霸凌一詞)病患的人生,在往後的數十年幾乎都陷入嚴重的自卑與自暴自棄中。這種負面的心理,要等到她們結婚生子後,為母則強,把生活重心放在照顧孩子,才稍有改善。到了孩子長大成人結婚後,覺得自己已完成人生使命,才能完完全全的把小兒麻痺症引起的,糾纏數十年的自卑放下。 當然,另一種情況是,小兒麻痺症兒童在受到同儕一次兩次的欺負後,會起來反抗!即便他們身體缺陷,也會用盡全力激烈的反擊欺負他的同學們,成功了就此成為孩子王,同學們會爭相幫他推輪椅。這些小兒麻痹症的孩子王,面對身心的折磨,卻不願接受命運的主宰,他們往後闖出一片天地的故事,總是讓人動容。 張良一 —「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邱德雲
  • 日期
    年代: 1960~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