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28

臺灣四季不分明,降雨季節的特徵卻十分明顯。中、南部地區的降雨主要依靠五、六月間的梅雨以及夏、秋之間颱風帶來的豪雨。入冬後,受到中央山脈阻隔的影響,東北季風進不來,降雨量明顯減少,中、南部區就進入枯水期。因此,在臺灣西半部,除了彰化縣以外,每個縣市至少都有一座水庫,提供灌溉、工業、民生和水力用水等需求,水利法更規定,灌溉用水優先於工業用水,以利農民的耕作。因此,如果某一年的梅雨或颱風帶來的豪雨不如預期,水庫的進水量低於出水量,颱風季過後馬上進入枯水期,就很容易出現乾旱現象。攝影家邱德雲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拍攝的這件庫底朝天,泥土龜裂的作品就是乾旱明顯的案例。春耕時節若持續乾旱,灌溉溝渠遲遲未見灌溉水進來,可以想像農民是多麼的著急和憂心! 不過,小朋友們不識愁滋味,水庫底裂開一大片的異世界景象比較吸引他們的好奇心。在邱德雲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一大群住在水庫附近村子的小朋友們跑到水庫底玩耍。原本是沈在水底多年的廢輪胎成了現成的玩具,兩位小朋友比賽滾輪胎的同時,又要避免腳陷入龜裂的泥土縫中,也是高難度的挑戰吧!水庫見底也讓平常沈在水底的東西浮出來。比如廢棄的房屋、伯公廟、比手掌還要大的河蚌殼或是因為興建水庫被迫搬遷帶不走的物件⋯那些卡在泥土中的稀奇古怪的東西,也是很吸引小朋友們挖寶呢! 張良一 —「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邱德雲
  • 日期
    年代: 1960~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