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褲頭系列6

1963年,位在苗栗市後龍溪畔的一處稻田,被颱風挾帶的豪雨淹沒,大水退去後,稻子被大水沖刷躺平,幾個月的辛勤耕作付諸流水,損失相當慘重!此外,稻田裡滿佈著被大水沖下來的大小石塊、樹幹、竹子和芒草……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人看了相當不捨!兩位蹲在稻田的農民,正傷腦筋該如何善後?雖然看不到臉上的神情,面對田裡的災情和損失,災後復耕困難重重,農人心中的不捨、失望與難過,令人感同身受。 1963年,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還沒有施行,農民在災後可以獲得的農損補助和低利貸款並不如現在多,當時可以獲得的補償大概就只是田裡的木頭、竹子,砍一砍帶回家當材燒。不過,秧苗、肥料、農藥甚至水租通通都要先付錢買,一場颱風帶來的豪雨淹沒稻田,先前辛勤的耕耘付諸流水,這一期的稻作欠收,沒有稻穀,沒有收入,對於家中經濟的衝擊相當嚴重。 早年的農業天然災害經常是農民離開家鄉到城市打工謀生的原因。1959年8月爆發的87水災就是一個慘痛的例子,當時的熱帶性低氣壓引進西南氣流所帶來的豪雨造成臺灣中南部的多條河川水位暴漲潰堤,淹沒房屋和農田,造成生命財產重大的損失。當時的水災造成河川改道,中部地區的彰化、雲林的許多農民被迫遠離故土,遷往花蓮、臺東等地,那也是戰後的臺灣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潮。 張良一 —「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邱德雲
  • 日期
    年代: 1960~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