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有橋無路〉

早年交通基礎設施不足,從苗栗縣頭份市斗煥坪要到對岸的三彎鄉水頭屋,跨越中港溪的一座吊橋甚至只蓋到一半,形成攝影家邱德雲形容的「有橋無路」的特殊景觀。當時要到對岸聚落的居民,先走過半座吊橋,再下到河床,踩著鵝卵石走到對岸。河床上甚至已出現人走過的路跡和鵝卵石堆疊的階梯,如果是颱風天淹大水,可能連續多日都無法通行,居民往返河兩岸的危險與不便可想而知。 攝影家邱德雲從1958年開始從事攝影創作,他堅持走寫實攝影的路線,記錄他的故鄉苗栗的農民勞動以及農村的日常點滴,他自覺這是他的責任與義務。在這件作品中,兩位孩童走在吊橋的前頭,另外兩位長者跟在後,邱德雲運用行走吊橋上的人的黑色身影與光亮的橋面的強烈對比,凸顯出「有橋無路」的荒謬性。他應該也期望透過影像的力量,讓政府重視偏鄉居民通行的安全吧! 張良一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邱德雲
  • 日期
    年代: 1969~196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