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失落的優雅》系列:〈沙河上的鍾馗〉

「我坐在書房,聽著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凝視著這幅民間廟會的影像。回憶拍攝舊事,不由得浸沐神秘蒼涼的氛圍之中。那天,我從通霄鎮上跟著五個老人一路往郊外行,四位樂手是北管亂彈戲班「新美園」的成員,身著戲服的則是特別商聘的名角朱阿順。擅長武生的他,在開廟祭典、驅邪避煞等儀式中經常扮演神力附體的鍾馗。我們為攝錄電視節目而出外景,主要任務乃觀察日漸凋零的野台戲以及戲子們的辛酸與溫情。一間廟宇的大護持想趁戲班演出席間,為經常有人犯沖的一處凶地去煞,新美園班主立即將鍾馗化身給請了過來。那天在沙河出海口的儀式,當禎有陰陽交會、天人合一的氣勢,而我也恰如其分地捕捉到朱阿順由俗化靈的身影。名角早已不在人間,我們那群因他而結成一掛的朋友,如今也以各奔東西。三十年前的一個深夜,我被電話吵醒,一位專門研究傳統戲曲的朋友說,有位民族研究所的學者想認識我。兩人正在外縣市荒郊的某座新廟等候開光儀式,非要我立即趕往不可。出門前,我又掛了電話邀一位作家朋友同行,四人於廟口會合,在露水中受凍打顫到天亮,直到快餓昏之際,才看到了令人震撼至極的朱阿順跳鍾馗。之後,我又力勸一位在電視台工作的朋友拍了一部紀錄片。五個朋友分別以各自擅長的方式速寫了這位民間藝人,如今各走各路,只留下既溫馨又傷感的回憶。優雅永遠存在逝去的歲月中。」(阮義忠) 1982年阮義忠在苗栗通霄的一座橋上拍攝〈沙河上的鍾馗〉,影像中的人物包括當時知名的北管亂彈戲班「新美園」四名成員,還有歌仔戲班的名角、擔綱武生的朱阿順。相片中這群人正在為犯沖的凶地去煞,架勢十足的朱阿順正扮演除魅的鍾馗。 這幾位戲班成員看起來皆年事已高,卻在日與夜交替的傍晚來到這處靈異和不潔之地,進行吹奏嗩吶、敲小鑼、打堂鼓,協助科儀順利圓滿,來完成這場辟邪除靈的跳鍾馗儀式。 這場儀式中被鍾馗附體的朱阿順,手持寶劍、腳踩七星步,並通過臉譜與身段,來震懾所欲驅離的幽魂,傳神地表現民間信仰中的神靈——伏魔帝君鍾馗——威嚴肅殺的氣勢。〈沙河上的鍾馗〉在強光照射下的前景與深夜裡漆黑的背景形成強烈的對比,凸顯此時此地幽微的神祕氛圍。 相片背景中由巨大樹叢的黑影輪廓占據、流經橋下蜿蜒沙河道通往遠方的出海口、天空濃厚雲層和逐漸低垂的夜幕則填滿畫面的遠景,演員與樂師全神貫注、屏氣凝神各司其職。吹奏的樂音彷彿穿透現實界空間,傳入人類肉眼看不見的靈界,而此時的邪靈或許正在虛無縹緲間徘徊。然而人鬼終究殊途,人世不是亡靈的久居之地,這也是為何需要透過宗教的力量,以及武生和戲班成員,為世間有形或無形的平靜與祥和貢獻一己之力,化解幽冥界的有情所造成的危厄之難。 呂筱渝-「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阮義忠
  • 日期
    年代: 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