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失落的優雅》系列:〈南投縣埔里鎮〉

以拍攝地點〈南投縣埔里鎮〉為題的作品裡,畫面右前方一名老者蹲坐在一根倒地的樹木枝幹,雙手抱膝、背對鏡頭,身子微屈,此時的他已年屆七十一。一頭白髮修剪得俐落整齊,他是二戰後由中國大陸輾轉來臺灣生活的邢天正(1910-1994),為臺灣登山界的四大天王之一,也是首位完成攀登百岳的先驅者。 刑天正本名刑有功,河北省武清縣人(現為天津市管轄),原本在武清縣擔任教師,國共內戰時四處躲避戰亂,後隨國民政府來臺。他是少有近半百才開始登山的登山專家,自1959年登上玉山主峰後,從此便開始縱橫臺灣的高山林嶽之間。 從畫面的背影看似形單影隻的邢老,其實有妻小,只是戰亂時皆留在中國未能一同來臺。他孤家寡人在臺四十年,未再娶妻生子,直到政府開放至中國大陸探親,八十多歲的他才落葉歸根,於故鄉中國天津頤養天年,直至過世為止。 生離死別的故事不免令人感到淒涼,然而阮義忠這件作品沒有將邢老的身世塑造成煽情的影像故事。阮義忠拍攝這件作品的地點背景中,寫實地記錄了1981年埔里鎮遍野的水稻田、錯落的茅屋、連綿的山峰,而如此一幅淳樸的農村景象,卻是這位離鄉背井者遙想故里時的鄉土寄情。在嚴謹平穩的構圖中,與天地山川並立的邢老的孤獨背影,看著望向山巒疊嶂的遠方的背影,流露出一股難以言喻的黯然與悲涼。 呂筱渝-「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阮義忠
  • 日期
    年代: 198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