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造舟系列 31

在反覆進行驅逐anito的動作並將十人舟團團圍住後,原坐在船上的耆老會卸下身上的銀盔和金片,也暫時取下船上的配件船舵、船槳等等,最後由耆老指揮眾人圍繞大船的方向以及拋船的動作。拋船之前,眾人必須持續以憤怒的臉部表情、低鳴、吼叫和雙手握拳用力擺放於胸口的動作驅除惡靈anito,再圍繞著大船拍打大船內部的船板,反覆持續後再合力將沉重的十人舟高舉過頭,拋至空中,合力高拋數次之後,放下,並再重複圍繞船身、拋船的動作,反覆進行三到五次後,才會由眾人合力將十人舟搬至灘頭。這個拋船的動作將大船下水的儀式氣氛帶到最高峰,從前面驅除anito的動作開始醞釀激越的情緒,帶起眾人的士氣,而拋船的意義也在於將船組十人及家屬的壞運全部拋開。關曉榮在攝影作品中,展現了驅除惡靈姿態以及反覆拋船動作的肌肉線條與美感,說明了達悟族人在日常勞動以及造舟過程中勞動的美德與鍛鍊。 蔡佩含-「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關曉榮
  • 日期
    年代: 1987~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