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造舟系列 15

細修過後的船板雖然已經相當貼合,但仍有縫隙需要填補,以防止航行時海水滲入。在現代化學黏著劑傳入蘭嶼之前,傳統的作法是以蘭嶼花椒根部的纖維或是絲芭蕉作為填塞船板之間縫隙的材料,過去每個家戶都會種植這兩種植物以作為造舟填縫之用,之於達悟族人而言是相當珍貴並且重要的植株,價值可等同於牲畜、建築物,甚至需要以金片來交換。但在合成樹脂引進後,島上造舟工作便多半使用合成樹脂取代傳統填縫材料,蘭嶼花椒遂越來越少見,失去了在林地的「生存意義」,足見環境、林地、植株與文化之間緊密的關係。植物纖維雖然需要經常修補,不若合成樹脂便利,但優點是可以將老舊船隻拆解整修,更換不堪使用的船板即可賦予舊船新生。此幅影像中,造舟的漁團成員正以石頭輕敲船板拼合,在關曉榮紀錄的1987年之際,達悟族人已經開始以合成樹脂搭配木釘榫接船板,取代過去以植物纖維填縫的做法。 蔡佩含-「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關曉榮
  • 日期
    年代: 1987~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