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造舟系列 14

此照片與編號NCP2017-015-0043共同分析,這兩張攝像,前一張為漁團成員正準備以榫孔和木釘接合兩片船板,必須仔細的將接合面塗上紅泥,一分鐘過後取下,依照紅泥印去檢視哪邊的船板不夠貼合,再行修整,反覆此動作直到船板完全密合為止。第二則為正在逐塊整修第二層板,準備接合前的工作。第二層船板「pavaken」為與海平面接觸的層板,越上層的船板越需要浮力大的功能性,因此在取材上傾向於使用比較輕巧的樹種作為材料,如大葉山欖或麵包樹等。照片中成排且整齊的木釘(yurey)是造船過程中的基本訓練,造船者必須先熟練使用斧頭劈製直徑約一公分的木釘,往後才有機會參與修整其他船板或龍骨的工作。造舟過程之中可使用其他的臨時木釘,但正式接合時必須使用小葉桑製成的木釘,因為小葉桑具有遇水後膨脹的特性,能讓航行時的船板固定得更為穩固。從樹種和材料的擇選,可以看出達悟拼板舟的製作,不僅是社會組織、文化祭儀的體現,尚是海洋、山林智慧的集成。 蔡佩含-「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關曉榮
  • 日期
    年代: 1987~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