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造舟系列 7

每一塊船板樹材的砍伐與製作過程,都是充滿著技術經驗與知識交流的。造舟漁團的成員之間,在遇上了不確定的問題情況時,總是會停下工作彼此充分的共同討論商議,以確保不因錯誤的施作,致使船材錯製失準而不能使用,每一個小心翼翼的考量都是對樹材的尊重與珍視,而初次參與或較為資淺的造舟學習者,也會在一旁靜默地聆聽前輩們的討論,吸取造舟技能的種種機巧與智慧。 這塊船板材是pakaladen (側舷板)的雛材,此時已經砍削製作到船板曲度捏拿的關鍵,整塊板材尖部的前沿,之後必須能與已經完成的龍骨舷板的線槽接合,並準確的承接下方層板上緣的曲度造型,是造舟過程中,一塊製作技術上困難度較高的板材,同時也是具有數十年樹齡的麵包樹,因此越到接近雛材完成的階段,越會受到成員們的留心關注,時而砍削時而停工討論,以求成為一塊精準合用的船材。 林建享-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 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關曉榮
  • 日期
    年代: 1987~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