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造舟系列 6

造船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各種大小的wasia(斧頭),族人總是以歌謠的創唱如此的讚頌著,raodan kopala o vaalang sicyatuan taromaigereg (我來歌頌寶貝的鐵,它發出沉而有力之聲);katuan so zaigo pineyvavanicil donilanekanna jiyacinamama lavilamikan (寶貝的斧頭,毫不畏懼的削砍聳立的樹)。這正是大船文化做為生活勞動與口傳文學創作的機轉所在。 島嶼的歷史,從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開展之後,在各種不同接觸交換中才漸有不同物質材料的進入,島上並無煉鐵的技術,十五,六世紀還維持著許多石器工具的利用。鐵器的由來,除了透過交換之外,還有來自近岸海難擱淺或沉沒船舶的鐵構件,族人取得之後製成各種生活所需的工具。而用斧頭取得板材所需的厚度與造型曲線,則是先在樹幹上砍出數個V的鑿型,再以橫向砍除剩餘的倒V的樹材,即可取得所需的雛材形狀與厚薄。 林建享-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 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關曉榮
  • 日期
    年代: 1987~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