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雅美舟下水儀式系列3〉

一群裸身、僅穿丁字褲的男子奮力將船隻搬起、朝海邊的方向前進,船首船尾皆插有雞毛裝飾的船標,從他們身體肌肉突出的狀態可猜測船的重量非比尋常,兩名青少年在一旁模仿大人做出搬船的動作,融入現場氛圍。 張才1940年代末拍攝一系列《雅美舟(今稱拼板舟)下水儀式》,照片應是儀式重點中的「積蓄力量(manwaway)」和「拋船儀式(mapatotalaw)」:船長站在船上揮刀趕鬼,部落男子幾乎都會參與,做出吶喊、圍船挪步、拋船的反覆動作,逐步將船抬到海邊試航。 張才隨同臺灣大學人類學者陳奇祿(1923-2014)前往蘭嶼進行田野調查時,拍攝不少達悟傳統生活與文化景觀的紀錄,《雅美舟下水儀式》是其一。從製造過程到族群遷移的歷史,雅美舟都扮演重要角色,照片裡這艘應屬27片板子組成的「大船(cinedkeran)」,在飛魚季,「大船」是家族合作的表徵。由於造舟和大船落成禮皆為達悟的文化核心,2010年以「雅美(達悟)族大船下水祭」名稱登錄為臺東縣民俗文化資產。 吳垠慧–「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才
  • 日期
    年代: 1945~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