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老槓夫〉

照片裡這位穿著麻質衫的老者,眉頭緊蹙地望著鏡頭,他緊抿雙唇,眼神透露著些許疑惑,在他後方的年輕男子同樣流露著一股遲疑的氣息,年輕男子穿著短袖短褲,頭戴帽子,從他們的穿著判斷應是炎炎夏日。背景騎樓前停放人力黃包車,還有人騎單車經過,從建築形制來看,可能是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市鎮街區。 依據中研院「典藏臺灣」網站上的說明,這位老者是鑼鼓隊中扛銅鑼的人,地點是臺北霞海城隍廟廟會。然而在攝影中心的典藏資料登錄上,標題名稱改成〈老槓夫〉,而在傳統習俗中,老槓夫是出殯時被聘來抬運棺木的人。就單一張照片來看,我們很難判斷這名老者正在做什麼,以及他肩頭上扛著的究竟是何物?但這無礙於我們解讀這張肖像照的可能。 張才拍攝不少與民俗信仰相關的影像,從這張照片拍攝的角度來看,應該是近距離的快拍。張才的照相館鄰近大稻埕,包含霞海城隍廟周遭都是他和家人的生活圈,便於他記錄平民百工的生活,留下許多檔案資料。 吳垠慧–「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才
  • 日期
    年代: 1940~194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