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豬肉攤〉

這張照片拍攝一家肉攤的日常景況:被肢解的動物軀體懸掛在店門口,一位扎著髮髻的婦人背對觀者,跨坐在矮凳上,像在處理其他肉品,店裡站著兩名男子,右側那位應是顧客,正向店裡的男子購買東西,店裡的男子還穿著肉販的圍裙。 這張照片的標題〈豬肉攤〉,是張才1942年至1946年和家人移居上海期間所攝,工作之餘,他帶著徠卡相機四處拍照,留下為數不少的上海常民生活景象的照片。初到上海的張才,看到很多與臺灣不一樣的風俗習慣。上海社會的貧富差距以及智識程度的差異很大,帶給張才很大的刺激,因此只要他一有空閒,就把所看到的事物拍攝下來。由此推敲,透過照片呈現「美」並非張才這系列影像拍攝的目的,而是將眼睛所見的事物加以記錄下來,正如寫「真」的「真」字所欲表達的「實在」之意。這張照片過去是以〈豬肉攤〉命名,但若從動物頸椎的長度、胸腔的形狀、腳的長度、肉體的油脂厚度等條件來判斷,照片中的動物更像是羊、而不是豬,因此若以「肉攤」或「肉品店」為標題,可能會更準確些。 吳垠慧–「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才
  • 日期
    年代: 1942~194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