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當店〉

一個大大的「當」字,佔據照片三分之二的畫面,「當」的下方有個人坐在矮椅上,頭戴著紳士帽,守顧著一排西裝衣物等,身旁還有個收起的立牌。 這張〈當店〉照片,透過簡單的構圖道出「典當」的交易特性,頗耐人尋味。這是張才1942年至1946年和家人移居上海期間所攝,工作之餘,他經常帶著徠卡相機四處拍照。在這批《上海》系列照片當中,會在店門口牆壁上寫下斗大招牌字的,一是醬園,另一就是當鋪。「富離不開藥舖,窮離不開當舖」,當舖曾被形容是「窮人的娘舅家」,亦即是為貧苦大眾紓困、解決手頭急難的地方。戰亂期間,經濟不穩定,老上海的當鋪曾多到「像菸紙店一樣的普遍」,顯示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很大,如照片中收的典當品是西裝外套,算是值錢之物。這樣的景象帶給張才很大的刺激,自承只要一有空閒,就會把看到的事物拍攝下來,留下1940年代上海常民生活的照片,恰好彌補該時期歷史影像的匱缺,彌足珍貴。 吳垠慧–「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才
  • 日期
    年代: 1942~194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