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租界區的白俄羅斯人〉

這張照片裡,有五位外籍男士圍在一起,只有一位面向觀者,他的表情像是在聆聽其他幾位男士講述的嚴肅內容。無論是他們、還是畫面中其他幾位路過的男士,都是身著正式的男士西裝,還有一位拎著公事包,正跨步走進左側建築的大門,也許是公務人員,或者是從事商業或貿易工作的外國人。後方整排的西洋建築是磚砌而成,弧形門窗,每幢建築都有個小庭園。 這張照片標題為〈法租界區的白俄羅斯人〉,是張才1942年至1946年和家人移居上海期間,利用工作之餘,帶著他的徠卡相機四處拍照而得。他的《上海》系列為1940年代的上海留下一批彌足珍貴的圖像資料。2010年,劉海粟美術館曾舉辦「逝影流光:張才攝影展」,也就展出這系列上百張照片。同時,他們也從張才的照片按圖索驥,展開循跡踏查,比對這張照片的實際拍攝地點應該是今日虹口區舟山路和霍山路交界處,而非標題所示的「法租界區」,這個區域1940年代曾是歐洲猶太人聚居的區域,二戰期間逃亡至上海。今日除了街景增生些違章建築,建築立面基本保持原樣。 吳垠慧–「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才
  • 日期
    年代: 1942~194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