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步步高昇〉

1961至1965年間,翁庭華走入臺灣東北角地帶,展開一段深入田野的攝影旅程。從雙溪、瑞芳、九份到關渡、三重與貢寮,他以影像捕捉礦業地景與村落生活的真實交錯。煤礦場的蒸汽小火車、民宅緊鄰的鐵道,以及礦坑邊的日常勞動,構成了這段時期臺灣產業與生活節奏的縮影。 此影像拍攝一列蒸汽火車駛過山間高架鐵道橋的瞬間,強烈的對比與低角度構圖,將鋼鐵結構與自然山林形成鮮明張力,也象徵了現代性對自然地景的穿透與支配。煙霧繚繞的蒸汽象徵著臺灣在1960年代煤礦業蓬勃發展的象徵性力量。 此圖可對照藝術史學者約翰‧塔格(John Tagg, 1949-)所談的攝影與權力之關係,攝影不只是視覺紀錄,更是國家資本主義體系中控制空間與勞動的技術之一。火車駛離鐵橋的瞬間煙霧正好凝結在畫面中央,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記憶,這種「模糊性(ambiguity)」在當代影像理論中被視為一種對歷史影像去中心化的策略,翁庭華在這張影像中,並未刻意去描繪勞工或人群,而是選擇以空間結構與煙霧作為符號,象徵勞動之痕跡與遺跡的殘存性。 蕭伊伶–「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62~196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