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操練〉

翁庭華拍下了男孩們下課後的冒險,鏡頭作為「在場」的象徵,紅磚則鋪起了「舞台」,五個男孩邁開大步模仿著行進中的隊伍赤腳走在磚牆上,一個接著一個,他們踢著正步偽裝是軍人而且把靠在肩上的木棍當成步槍,雖然是嬉鬧卻反應了現實,也是攝影家題目的由來。拍攝年代為1965年,國共內戰方歇,距離一九五八年發生的八二三炮戰時間不遠,也是在這一年美援終止。1950至1967年間,臺海上空發生過數以百計的空戰與零星海戰,整座臺灣島嶼處在準戰爭狀態與氛圍之中,保家衛國的堅毅軍人形象深植人心,在〈操練〉中可以看見男孩們對於英雄氣慨的嚮往。圓形涵洞讓畫面打開另一個景窗與視角,透過磚牆涵洞可以看見遠方的廠房煙囪,彼時台灣正展開「工業取代農業」、「低廉工資代工」等經濟措施,或許可以窺見鄉鎮地景在這個時期的改變。紀實攝影照見現實、紀錄苦難,翁庭華歷年來的專題系列作品藉由影像串連肆意蔓長的枝葉,從而發展其影像敘事性與文學性,往往需要梳理其脈絡方能解讀,與攝影術捕捉吉光片羽的本質形成悖逆。 蕭伊伶-「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65~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