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逗趣〉

在基隆煤礦產業與東北角漁村相關題材之外,二戰期間學童時期的「疎開」經驗為翁庭華留下了深刻的鄉村記憶,在田野間奔跑玩耍的美好回憶促使他拍攝了一系列孩童影像。在〈逗趣〉與〈各有任務〉(1963)等作品中,觀者可以看見多個留著齊眉瀏海、「西瓜皮」髮型的國小女童,有的正在照顧其他更年幼者,也有的胸前交叉綑綁著揹巾背負著嬰孩,揭露了1960年代臺灣仍存在的社會現實,彼時臺灣仍處在重視勞動力的農業社會,鄉村普遍保有嚴重的重男輕女與傳統性別觀念,貧苦弱勢家庭中的女孩多半無法繼續就學,必須盡早分擔家中經濟與勞務,包含洗衣或者煮飯。〈逗趣〉一作中,前景女童面帶微笑扶著木馬上的嬰兒,背景的茅草屋直指身處的貧脊環境,茅草屋簷底下則堆放著整齊柴火,可以想見屋內只有簡陋灶臺。照片中的嬰兒視線落向了景框之外,視線指向了觀者不可見之處,這樣的照片更像是家庭的日常寫真與微小敘事,呈現了以鏡頭記錄真實生活的寫實風格,也間接說明了翁庭華可能所受到臺灣前輩攝影家鄧南光與美國紀實攝影家尤金‧史密斯(William Eugene Smith)的影響。 蕭伊伶-「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65~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