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美景」系列: 旗津海岸

《臺灣美景》是吳政璋從2007年開始所拍攝的系列創作,以獨特的影像語彙對臺灣環境表達的觀察、體驗及意見;與時同時,更是透過「攝影」創作尋找內在情緒抒發的途徑。在臺灣美景系列作品中,吳政璋以攝影作為「以光作畫」的本質,在曝光、時間與感光材料的巧妙運用下,表意出具有臺灣特色的場景,並進一步彰顯出對自然、社會與環境的省思。其藉由傳統風景攝影技法中講究景深、慢快門,以及特殊時刻的色溫下所表達出的色彩飽和度,更是凸顯弊病叢生的臺灣地景。此外,以過曝的技法表現作品中人物,使其臉龐失去辨識度,更寓意著失去主體性的臺灣人,面對著其生存環境猶如是抽離了其現實性,對環境的視而不見。在《臺灣美景》系列中,吳政璋巧妙地運用影像的強烈衝突性與技巧的高度操作性,使作品圖像中具有「臺灣特質」的意象,不僅呈現出視覺形式的美感,更在「美」與「不美」之間呈現一種荒謬的矛盾感受,提供觀者一連串的內在思辯與掙扎,同時蘊含著視覺之外的「環境」問題與「美」的矛盾感受,以及暗示著環境存在的荒謬與矛盾。極為細膩的是,以「美景」為名,吳政璋透過鏡頭叩問著何謂臺灣特色的美景?美景的視覺生產機制又為何?以及因政治、生態、文化、經濟與文化等社會面向的問題,又如何在此般景觀中被操作?而觀者又如何在作品圖像之前,心領神會? 參考資料/邱誌勇-策展人,出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頁64。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吳政璋
  • 日期
    年代: 201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