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頂寮城隍廟

早年,北部濱海公路蘇澳段土地貧瘠荒蕪,靠海邊的無尾港區域,多供奉的無主遺骸,為猴猴族、明末清初搭船來台灣後死亡的軍人、海邊無名屍等。最初為應公、應媽廟,香火供奉期間威靈顯赫,番害減少,漁量豐收,庄民得以安居樂業。為了感戴應公應媽,庇佑人民,而升為大正公、大正媽廟。1983年,本地被政府規劃為利澤工業區用地,大正公、大正媽廟都必須遷移,於是村民倡議將二廟合併為一間重建。1984年竣工,舉行晉殿陞座慶典,由當時的宜蘭縣縣長陳定南升為城隍公、城隍媽,敕封為城隍廟。有應公廟原先有一座神尊,有應媽廟原先有三座神尊,分別尊稱為「城隍爺公」、「城隍爺嬤」。因合祀的祂們非夫妻,擲筊由三位城隍爺嬤坐在最下一階,城隍爺公坐在其後方高一階。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蘇澳鎮頂興路1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6423997
  • 所在地-經度
    121.8343062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莊文生;鐘碧娟;徐永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