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草嶺古道大里段行旅

從虎字碑、埡口開始,便是一路下坡,順著全新打造的砂岩石梯而下,中間偶有一小段仍保存著舊有石舖面,走來更具古味,途中會經過一客棧遺址,傾圮殘垣石牆,低矮的屋基殘壁,在一列的石杆圍欄當中,塑造了一種歷經歷史時空洗鍊的人文景觀。可以推想,當年行旅至此,一身疲憊,或為小憩或是落腳暫宿,據查客棧經營至清末,而後經營者過世,由外地人整修做為民居使用,歷經盧江輝、盧江海、江海輝、劉阿海等人先後移入,至1980年代住民移出後,便荒廢至今。來到了古道出口處──大里慶雲宮天公廟,後山有一碑林步道,其中刻有一面由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盧讃祥題詩,由名書法家康灧泉所鎸刻之草嶺詩碑:為有雲山約,重來草嶺遊。摩崖碑泐虎,蹙蹐杖扶鳩。景好留泥爪,城荒話石頭。何當陵絕頂,極目海天秋。這首詩很傳神而且很詩意也很寫實的將這一趟草嶺古道做了最好的詮釋。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頭城鎮不詳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8569701
  • 所在地-經度
    121.8241581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莊文生;鄭文嵐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856970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824158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頭城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