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門福德祠

北門福德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步行頭城老街,以北門福德祠做為起點是正確的,當年的老街盛況是由北向南逐漸熱鬧起來。福德廟是漢人聚落重要的象徵,所謂:「有土斯有財」。當年的和平街號稱「開蘭第一街」,商業繁榮,又是出入台北必經之地,商家開業營生,必定奉祀福德正神,祈求招財進寶,民間一般即將土地公視為財神爺,因此在商街繁華的地點,設立土地公廟,符合人之常情。1863(同治2)年,頭城居民,尤其是和平街商家店戶,希望將這股財氣「堵住」,便在街頭南北兩端,各興建了一座福德祠,福德祠座落道路中央,正門朝向街心,背對街口,似乎將整條街都「堵」了起來。人們相信「街頭街尾土地公」,保佑和平街的商業繁華、吸納四海八方財氣,永保盛世。現存福德廟為1916(大正5)年修建,廟座主體比一般常見的福德祠大了許多,形制上維持單進,磚造承重牆及閣檁,兩壁留有日治修建時,捐款芳名錄,神龕供奉神像及供桌為前清遺留之物。廟外屋簷「墀頭」有一對清同治年間雕刻小石獅,造型古樸,意在鎮邪,能在福德廟墀頭立石獅以為裝飾,蓋因本廟為吳沙入蘭拓墾第一間福德祠,可見福德祠當年歷史地位何等重要。屋外簡單的馬背山牆、垂飾、造型工藝被指定為古蹟皆具水準,值得觀賞。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154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859315
所在地-經度
121.825196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莊文生;鄭文嵐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