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楊廷理長生祿位

楊廷理(1747年-1813年),字清和,號雙梧,廣西柳州人。三十一歲考中科舉,分發福建侯官知縣,1785(乾隆50)年陞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開始其三進臺灣,三任臺灣知府的在臺宦跡,可說是清代治臺官員中,最熟悉臺灣事務者,亦是一位有能力,又深得民心的官吏。在任內鍥而不捨積極爭取噶瑪蘭納入清朝版圖,並驅走海盜朱濆、平定天地會陳周全起事,後又以台灣知府委任籌辦噶瑪蘭設廳事宜。楊廷理先後五次深入蘭地,勘察丈量土地、繪製輿圖、設計開辦章程、興農裕民、提倡文教,並且修建官署城垣、力裁業戶、調查民番疾苦、推行加留餘埔….。宜蘭人感念他對蘭陽無私的付出與造福的恩澤,特刻了楊廷理(楊大老)的雕像於宜蘭昭應宮後殿左龕,受後代子孫萬年香火奉祀;並奉祀長生祿位,名曰「特棟臺灣府正堂前任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柳州楊號雙梧大人長生祿位」於開成寺,其功績足可和民間開墾領袖吳沙媲美,先後輝映。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嘉慶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