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觀音第一番

石觀音第一番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南方澳內埤漁港城隍廟,裡面供奉著一尊石刻的觀音菩薩,上面刻著「第一番」、「如意輪觀音」等文字,日本味十足,類似的石刻觀音在台灣的花蓮、新竹、基隆、宜蘭等地都有發現,原來這些觀音石像的出現是源自於日本民間的三十三觀音靈場巡禮的信仰,日本人巡禮觀音道場的歷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從神像上刻的編號及寺廟名稱可以發現南方澳城隍廟的這一尊正是日本西國三十三靈場觀音的系列名列第一番號來自「青岸渡寺」的「如意輪觀音」,引進時間應在南方澳開港以後。 整個宜蘭縣裡,相同系列不同編號的觀音石像有七、八尊之多,為何會把第一番號的佛像擺在南方澳,據研究原來在日本也是被排於第一番的「青岸渡寺」位於「和歌山縣那智山」,日本佛教界認定那智山有廣大的太平洋,其海上有個「普陀山」。因此「西國三十三觀世音靈場巡禮」是自從日本古時候的「平安朝代」就以「青岸渡寺(那智山)」設定為巡禮路程之出發第一站,而南方澳的地理位置或許正如日本的「那智山」是台灣面臨太平洋的最前哨端,因此而被選作「第一番青岸渡寺如意輪觀音」的所在實是其來有自的吧!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莊文生;廖大慶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