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福成福蘭社

清中葉年間,蘭陽地區的北管子弟團因唱腔、樂器及信仰的差異,分為西皮、福祿兩派音樂系統,甚而相互嫉視而釀成職業團體械鬥,是台灣開發史上十分特殊的現象。延伸至日治時期,政府為招攬民心,鼓勵北管社團成立,當時每個庄頭幾乎都砸錢拼場拼熱鬧,自立一團,北管之勢如日中天。在宜蘭地區,通常以「社」取名的,代表福祿派;而以「堂、軒」取名的,則代表西皮派。「福成福蘭社」即為當時頭城北管福祿派之一。雖因時代變遷、現代人娛樂形式的演進,北管文化式微,正面臨重大斷層。但福成福蘭社至今仍活耀於許多節慶或廟會的熱鬧活動場中。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 創辦日期
    清朝乾隆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創辦地-名稱
    福成社區
  • 創辦地-地址
    宜蘭縣頭城鎮不詳
  • 創辦地-緯度
    24.8569701
  • 創辦地-經度
    121.8241581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lat
    24.856970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lng
    121.824158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dist
    頭城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type
    創辦地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Organization.places_address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