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林防災計畫成果海報_茶樹乾旱指標建置與減災調適

       農業試驗所研提「農林氣象災害風險指標建置及災害調適策略之研究之政策型計畫,辦理成果發表會,茶業改良場以「茶樹乾旱指標建置與減災調適」為研究主題。

       本試驗將茶樹乾旱指標分為正常、第一級-輕度、第二級-中度、第三級-中重度及第四級-重度等五個等級。試驗結果顯示,測定最大光能效率(Fv/Fm)值,可以做為判定茶樹遭受逆境危害的指標。當乾旱發生時,茶樹測得Fv/Fm值會越來越低,但處於其他逆境時,是否也有此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

       觀察茶樹處於不同乾旱等級之天數變化顯示,當氣溫高於30℃,茶芽生長就會減緩或停止;若氣溫連續幾天超過35℃,濕度低且雨量稀少,此時茶樹蒸散作用強,茶園中土壤水分蒸發量過大,易促使土壤含水量降低。當根系吸收水分含量無法滿足生長需要時,茶樹因水分缺乏導致生理脫水而受害,茶樹從正常階段發展到第四級-重度階段,即到達永久萎凋點臨界值,此時茶樹即使灌溉供水亦無法恢復生長。若能利用紅外線熱顯像儀的輔助判斷,由田間溫度變化可做為茶樹健康診斷指標,並提供高溫缺水需加強管理的區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儒宏
  •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7/11/7
  • 媒體類型
    海報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