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城隍廟在1933(日昭和8)年重建時,原欲以城隍爺為主祀神,但因受限於台灣總督府的宗教政策,因此改以主祀觀音佛祖的慈德寺申請。因此,廟內外的楹聯都以慈德寺為對象撰寫。但在神像的配置上相當有趣,同時解決了主祀神既是城隍爺也是觀音佛祖的問題。鎮殿城隍爺神像因採類似坐於案桌前辦公審案之樣貌,因此位置看起來較一般來得低。也因此,城隍爺上方即有較高之空間,恰可將觀音佛祖神像安奉在鎮殿城隍後方,以木作蓮花座及鑄鐵構件設置觀音佛祖神像,以及兩側的善才與良女神像。
羅東城隍廟在1933(日昭和8)年重建時,原欲以城隍爺為主祀神,但因受限於台灣總督府的宗教政策,因此改以主祀觀音佛祖的慈德寺申請。因此,廟內外的楹聯都以慈德寺為對象撰寫。但在神像的配置上相當有趣,同時解決了主祀神既是城隍爺也是觀音佛祖的問題。鎮殿城隍爺神像因採類似坐於案桌前辦公審案之樣貌,因此位置看起來較一般來得低。也因此,城隍爺上方即有較高之空間,恰可將觀音佛祖神像安奉在鎮殿城隍後方,以木作蓮花座及鑄鐵構件設置觀音佛祖神像,以及兩側的善才與良女神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