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澳岳明新村「惠政仁施」碑

1955年2月8日至11日間,位於浙江台州的大陳列島居民因國共戰爭而撤退到台灣,在基隆港上岸並短暫停留後,即安置在全台12個縣市,建立35處大陳新村供大陳民眾居住。1年後的2月8日,亦即大陳居民撤退來台一周年的日子,各地大陳新村共舉落成典禮。大陳人對於安全撤退到台灣來,生活雖困頓,但對撤退來台一事卻視為是愛國之舉並充滿感恩。在各個大陳新村中,均可見到頌揚政府德政的碑碣。   蘇澳岳明新村即設立兩方「頌德碑」。一方在正面題「惠政仁施」,背面為「頌德碑」,說明撤退來台源由,以及感謝來台後從中央政府、台灣省政府到宜蘭縣政府各首長的關心與協助。另一方在正面題「輔導恩深」,背面亦題「頌德碑」,感謝「大陳來台義胞輔導就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家淦、副主任委員祝紹國、秘書長方治與宜蘭分會主任兼宜蘭縣長的甘阿炎。兩方頌德碑立碑時間均是在1956年2月8日。後因招寶宮重建而被拆離原址,現暫置在招寶宮戶外大樓梯下方。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世傑/ 蔡明志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