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廟宇經常運用圖像來表達吉利的象徵寓意,不識字的庶民見圖案即可知匠師所欲傳達的意涵,最常見者即「祈求吉慶」。 羅東慶安宮的祈求吉慶表現在步口廊兩側的對看牆外緣。龍邊石堵有兩位人物,上方人物左腳抬起,左手執旗以喻「旗」;下方人物為綁著雙髻的孩童,騎在祥獸麒麟身上,雙手捧球,亦即「求」。虎邊石堵也有兩位人物,上方人物右腳抬起,右手執戟以喻「吉」;下方同樣綁雙髻的孩童,左手持磬牌以喻「慶」。四個人物手持物件「旗」、「球」、「戟」、「磬」組合起來即是「祈求吉慶」。
台灣傳統廟宇經常運用圖像來表達吉利的象徵寓意,不識字的庶民見圖案即可知匠師所欲傳達的意涵,最常見者即「祈求吉慶」。 羅東慶安宮的祈求吉慶表現在步口廊兩側的對看牆外緣。龍邊石堵有兩位人物,上方人物左腳抬起,左手執旗以喻「旗」;下方人物為綁著雙髻的孩童,騎在祥獸麒麟身上,雙手捧球,亦即「求」。虎邊石堵也有兩位人物,上方人物右腳抬起,右手執戟以喻「吉」;下方同樣綁雙髻的孩童,左手持磬牌以喻「慶」。四個人物手持物件「旗」、「球」、「戟」、「磬」組合起來即是「祈求吉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