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的城市之河-雲林溪,進行河川的開蓋及景觀整治工程,這是社區民眾相當陌生的公共建設,因此,社大與在地NPO組織共同合作,舉辦一系列的公民論壇、課程、工作坊及走讀等活動,期盼帶領民眾公私部門能夠深度了解及認識河川流域中豐沛的人文歷史與生態資源,並且分享各地河川治理經驗,期盼藉由他山之石經驗,引動在地民眾、社群及公部門主管機關共同關心流域的社造與文化資產。
針對此次公民論壇,提出三個待改善項目:
1. 針對雲林溪第一期工程後續工程檢討改善項目,如提供施作工程之施工圖;後續工程需與民間團體與民眾先行溝通;成大醫院中正前水泥河道阻隔水流通暢;兩旁水泥牆面鑲嵌石頭稀疏、水泥量過多及透水洞口過小,恐將影響後續維護及清潔,缺乏整體性的景觀規劃。
2. 建立資訊公開及交流平台,如設立「雲林溪水環境」公開數位平台,整合跨部門與河川相關的資訊及計畫案等資訊,有利於公共事務的品質提升、在地知識的累積及落實公民參與的終極目標。
3. 加強公共工程之說明會或相關宣導活動,讓民眾與在地有理念的社團組織共同參與公共建設的機會,才能真正獲得地方認同及凝聚共識。


